(相关资料图)
《以下图片均来自经传软件》
上一周周复盘短视频,我们重点给大家提醒了周线捕捞季节死叉信号的风险,如果能够重视,本周这波调整基本上都可以躲过去。与上证指数相比,科创板50和平均股价跌幅更大,后续的重点看强弱能否转换。
之前我们聊过一个观点,只有当各大指数共振上涨或者共振下跌时,这种上涨或者下跌才会有更强的持续性。如果分化说明市场还是分歧,这个时候,资金的做多做空必然受到阻碍,那么这次共振下跌我认为反而是好事,为接下来各个指数的共振上涨打开了空间。
2023年,指数没有走出大牛的基础,但是肯定不会像2022年这种连续下跌,更多时间是熊末牛初的震荡,这个时候,会有部分题材性机会开始活跃,要么受益于政策面驱动, 要么受益于产业驱动,不过从历史几轮大牛市来看,基本上都是政策面和产业一起驱动的板块,持续性和空间更大。比如,05-07年是五朵金花,13-15年是高铁与移动互联网,19-21年是新能源,无不如此。政策面我们都很好理解,那么产业是什么,产业是需要有订单,有业绩,才能叫产业,否则只能称为概念,比如前期的氢能源汽车,目前还未形成产业。
回到当下盘面,从主体猎手,涨停棱镜来看,本周唯一有持续性的热点,当属大消费,是不是觉得现在都不怎么消费了,消费股为何还是那么强势,因为现在基本上就是最差的时候,后面一旦感染高峰期过完之后,消费只会更好,不会更坏,不过也别期待消费能好到什么程度。顺应盘面就行。
昨天看了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,高善文的一次访谈,题目叫《在未知与不确定的世界中冒险》,比较有启发,他说他有很多时间,也会倾听市场的声音:“你要相信这个市场上会有很多很有能力的人,他能够随时动态地去跟踪信息,他们的见解和看法会表达为他们的交易行为,他们的交易行为最后一定会体现在价格上。在这样的假设下,金融市场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代表了、反映了在这个领域,相对最优秀的一些人对问题的看法。”
所以,建立自己的自己的交易框架和模型,能够让你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,这样在一个有限的领域内,你所积累的洞察力、判断力,比多数人略强一点。。其他时间,就是多想下市场是怎么想的,顺应市场的趋势。比如这次中药行情,可能不少人觉得市场瞎炒作,但是股价确实涨了,而且涨了不少,你可以说你看不懂不参与,但是不要觉得市场错了。
回到本篇文章的标题,保持耐心,砥砺前行,比较适应当下的环境,下周是2022年的最后一周,市场大概率很难有太大的变化和波动,目前我们要做的,可能并不应仅仅是当下的机会,更要花点时间, 对于今年一年操作的回顾和总结,以及对23年的展望,2023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,这个问题要多问问自己。
保存耐心,砥砺前行!共勉~
责任编辑:Rex_25